秦皇岛经开区打造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高地


04/18/2025 燃油燃气锅炉

  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3辆汽车中就有1辆配备了这里生产的铝制车轮;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外壳上,近万片薄如蝉翼的特种玻璃源自此地;从设计、材料、工艺等所有的环节均实现完全自主创新的“华龙一号”HL-T67型核电机组蒸汽发生器,亦从这里启程南下——组装成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后,其年发电量可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一年的用电需求。

  近日,商务部公布202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对 229 家国家级经开区 2023 年度综合发展水平情况的考核评价中,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秦皇岛经开区”)以河北省榜首、全国第32位的成绩交出了亮眼答卷。作为河北省首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经开区正以“绿”为底、以“新”为翼,在渤海湾畔书写着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篇章。

  全球平均每3辆汽车里,就有1辆装备了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戴卡”)生产的铝制车轮。中信戴卡是全球最大的铝车轮和铝制底盘零部件供应商,现位列全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第49名,铝车轮产销量自2008年起至今始终位列全球第一。

  每两天就有一项新的产品上市,每天有一个新专利诞生。中信戴卡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构建了从材料研究、产品结构优化到工艺实现“三位一体”的轻量化研发体系。

  秦皇岛经开区科学技术创新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张伟忠表示,这一些企业的产品称雄市场,背后是强大的创新能力。近年来,秦皇岛经开区深化与京津地区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依托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建设河北省“工业医院”,推动“京津研发、秦皇岛转化”,自去年以来,已有18个高校成果转化项目入驻秦皇岛经开区,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说起秦皇岛经开区的创新环境,秦皇岛正时乐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少博表示,“正是因为有了经开区从引进创新资源、成果转化到新产品推广的全流程帮助,我们研发的液压风能海水淡化装置才能提前半年进入市场。”

  截至目前,秦皇岛经开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2家、区域创新平台109家,已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91家、国家级孵化器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舱体上,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研制的近万片特种玻璃如蝉翼般轻薄,却坚如铠甲。“我们已为国家航天领域提供各种特种玻璃2000余万片。”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勇说。

  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日刚经历了一场“极速审批”。“从申请立项到发放‘四证’,只用了54天,真是太快了!”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奕霖说,有了这四个证,项目就可以开工建设了。

  上述项目采用的“超前预审”审批模式,是秦皇岛经开区激发内生动力,创新创造的新模式。该区行政审批局与城建委组建专班,通过“点单式服务”,模拟审批、容缺预审等方式,实现“拿地即开工”。

  “我们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打造极简申报、极速审批、极致体验、极效落地,取得明显成效。”秦皇岛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局长田小军说,目前该区新立项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办理完成,平均用时从过去的400多天减少到200天以内,再到此次的54天,创造了秦皇岛经开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加速度”。项目验收时间则由原来的9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时间由3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验收效率整体提高了75%。

  “刀刃向内”的审批制度改革激发出强劲动能,在招商引资方面聚焦五大主导产业,构建“全员大招商”格局。2024年,秦皇岛经开区列入省市重点项目计划114项,总投资612.64亿元人民币。

  如今,这片营商沃土正孕育更大愿景:通过聚焦做好各类服务保障工作,持续打造投资创业首选地,力争2027年全区“四上”企业营收规模突破2500亿元。

  2024年10月19日,“华龙一号”HL-T67型核电机组蒸汽发生器从秦皇岛出海口基地发往南方核电厂安装发电。该设备由位于秦皇岛经开区的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承制,是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冷却系统的核心设备。

  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建磊介绍,从设计、材料、工艺等所有的环节,“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都实现了完全的自主创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造”,其中应用了管板镍基合金堆焊等关键技术,使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与此同时,与该公司只有几百米之隔的项目工地上,挖掘机轰鸣,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有序作业……金风科技秦皇岛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建设,预计2025年5月30日投产,将形成年产100至150套14MW——20MW海上风电机组机舱、叶轮、传动系的装配及主机总装能力。

  “我们这一个项目正在全力推进,按照‘一区四园’的空间结构规划布局,将打造秦皇岛海陆风光储一体化产业示范区;海上风电核心设备产业园、海上风电延伸产业园、教培工程产业园、科研实验产业园。”基地项目经理罗丹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北方区域最大的海上风电产业基地。

  这里的每一度电都流淌着“绿色基因”和“智造基因”。秦皇岛经开区拥有山海关港区码头,域内风电电机、叶片、电缆、电气设备生产企业集聚,发展新能源及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优势显著。该产业已集聚规模以上工业公司100余家,主流产品为船舶修造、燃气轮机、核岛主设备、光伏层压机、特种玻璃等。

  秦皇岛经开区坚持以做大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为重点,不断壮大新能源及智能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粮油食品精深加工、精密电子信息技术及智慧消防、生物制造及康辅医疗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省制造产业新高地。2024年,五大主导产业集群规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5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9.5%。

  从“制造”到“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秦皇岛经开区正以绿色制造为引领,努力践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锻造新质生产力。面朝大海的这片创新热土,已然听见春天里拔节生长的声音。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